卫辉了,卫辉府的老百姓舍不得,都要去送。

外乡人咋舌,以往他们当地的官员要离任了,也有这种让老百姓去送的,但是那种都是好大喜功之人,底下的人为了投其所好,硬是召集了一些百姓过来搞个“万民伞”相送的,但是哪里见到过这么多人真心实意、不辞辛苦地跑过去送别的?

想来这位秦大人是真的很不错吧!

也是,看看如今的卫辉府,再想想自己三年前来这里时候的模样,简直就不像是同一个地方,若是他老家也有这样的当官的,可能他都比这些人都跑的积极,恨不得跪下来求着对方别走。

老百姓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,等到秦修文的马车到了卫辉府码头,他从里面钻出来的时候,就看到乌压压的一群人挤在卫辉府码头处,把他都吓了一跳。

他知道今天会来送他的人不少,但是真的没想到会有这么多!

秦修文自从经历了上一次的刺杀事件后,对待自己的人身安全也是谨慎了许多,这次他离任卫辉府,底下的人为了讨好他,说到时候将卫辉府码头一处停泊口清场,专门停靠秦修文即将要坐的船只。

秦修文允了,不过为了不影响码头的正常运作,秦修文还是尽量早一点动身,免得耽误别人的事情。

可是即便这么早了,结果四周还围满了人,打前头站着的是卫辉府的官员,后面是有功名在身的书生,再后面是卫辉府的富商豪绅,最外面一圈包围着的是几千上万名的老百姓。

林同知带着卫辉府的一众官员当先一步,走向了秦修文,对他拱手道:“元瑾,我林某人有幸认识你,也有幸和你共同治理了卫辉府!纵然心里再不舍,但是送君千里,终须一别,虽然山高水长,但是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!还望元瑾不要忘了我们卫辉府的这些老朋友,咱们以后无论走到哪里,都永远是朋友!”

林同知这番话说的很重,几乎就是明着像秦修文承诺,他们卫辉一系的官员,无论以后散落到了哪里,只要你秦修文一声令下,我们永远都是“朋友”!

林同知是经过了异常激烈的思想斗争的,秦修文几次与他促膝长谈、和他讲述心中抱负,嘱托他在自己走后好好地将卫辉府治理好。林同知对秦修文一向是非常欣赏且钦佩的,只是碍于自己曾经受过周家的恩惠,不

章节目录